礦區鐵路點多、線長、面廣,鐵運處53個班組分散在礦區530公里鐵路線上。該處以“五型”班組建設為抓手,通過立規矩、重激勵、搭平臺三大舉措,全面激活班組活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立規矩:筑牢“前沿哨所”
班組是企業管理的基石,安全是班組建設的生命線。鐵運處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細化班組管理,為各項工作立下“鐵規矩”。通過規范班前會、民管會流程,嚴格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推動班組管理規范化。
鐵運處每季度開展標準化班組評選,激發爭先活力。落實班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強化領導干部聯系班組制度,處、段兩級管理人員參加職工班前會,現場協調解決問題。班組常態化開展走動式管理,實現靶向定位、精準治理與同步整改。2025年蔡樓集配站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稱號。
重激勵:鍛造“兵頭將尾”
班組長是承上啟下的“樞紐”。鐵運處進一步規范班組長選、育、管、用、評全周期管理,推行班組長公推公選,選拔職工信服的“領頭雁”。實行優秀畢業生擔任班組長助理,建立班組長后備人才庫,強化梯隊建設。
在班組長管理中,該處一方面強化正向激勵,為班組長鋪設向“上”的階梯。明確連續三年被評定為優秀班組長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進入管技序列通道;科段級領導班子調整時優先考察使用。近年來,共有15名班組長提職到科級管理崗位。另一方面強化考核,打通班組長向“下”的通道。實行班組“積分式”績效考評,變靜態式年終履職考評為動態式過程要素疊加考評。同期淘汰班組長17人,懲戒處理24人,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鮮明導向。
鐵運處還組織班組長赴浙江大學、華東交大等高校學習,開展班組現場觀摩會、班組長培訓班等,持續提升其安全管理與綜合業務能力。同時,點題開展班組長管理領域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持續提升班組管理水平。
搭平臺:培育“創新沃土”
在車輛段修車車間,困擾職工已久的“老毛病”被根治,K車在長期運行中,由于裝卸及操作不規范等問題會造成車門間隙越來越大、漏灑煤炭、污染道床現象。技改小組通過優化車門底邊技術改造,實現車門下部及側面“零間隙”密貼,小創新解決了大難題。
該處鼓勵職工立足崗位“揭榜掛帥”,在技術改造、工藝優化中大顯身手。注重青年職工成長成才,為他們量身定制成長路線圖,助推班組青年職工崗位成才。
鐵運處還通過搭建班組、科段、處三級競賽平臺,開展處首席專家、技術專家評選等,拓寬職工成長通道。目前,該處已有1名煤炭行業技能大師,5名淮礦工匠,16名高級技師,95名技師,7名處二級技術專家……中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高達76%,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正守護著礦區鐵路的安全高效運行。
(審核:孫瑩瑩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