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臨渙焦化公司職工楊慶再次迎來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經該集團多部門聯合評審,他被評定為淮北礦業集團2025年首席技師,享受30萬元的年薪待遇。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楊慶喜事連連,4月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6月榮登‘安徽好人’榜,8月底又被評為集團首席技師。”該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馬虎說,對企業的高技能人才,淮北礦業集團建立了相對應的薪酬分配體系,首席技師和特級技師分別享受30萬元、28萬元年薪,井下專業的工匠大師和工匠享受不低于25萬元、20萬元年薪,同時在評優評先、科研項目申報、學習進修、授課講學、療休養等諸多方面享受多種優先待遇。

臨渙焦化公司工會主席張如洋介紹,楊慶的“三喜臨門”實至名歸。楊慶多年如一日堅守電氣檢修一線,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練就了一手現場排查故障精、準、快的絕技絕活,用“匠心”守護生產安全。他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帶領團隊完成技改創新30余項,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及2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公司創效3000余萬元,用實打實的業績踐行工匠精神。
在獲得淮北礦業集團首席技師之前,楊慶早已榮譽加身。4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燈火璀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此舉行,2426名杰出勞動者接受國家榮譽。作為淮北礦業集團首位80后“工匠大師”,楊慶胸前的“全國勞動模范”獎章格外醒目。
“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榮譽,而是對所有煤礦化工一線勞動者的認可,更是對技能工人鉆研技術的鼓舞。”從人民大會堂回來,楊慶第一時間奔赴生產一線——那里才是他最安心的“戰場”。
這份安心,源于楊慶22年如一日的堅守。寒冬里檢修設備,酷暑中排查故障,楊慶從未懈怠。憑借熱愛與執著,他練就“聞聲識故障”“看圖判問題”的絕技:聽電機運轉聲、摸設備溫度,就能精準定位故障;面對復雜圖紙,能快速鎖定關鍵節點,大幅縮短搶修時間。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這是楊慶常說的一句話。他不僅自身技藝超群,更致力于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團隊力量的凝聚。以“楊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為平臺,他傾囊相授,開創“三帶三創”工作法,在全集團推廣:帶思想,傳承精益求精、甘于奉獻的工匠精神;帶技術,攻克生產過程中的“卡脖子”難題;帶作風,樹立嚴謹專注、追求卓越的行業標桿。同時,創新培訓模式,變“灌輸”為“互動”;創新攻關機制,集智聚力協同作戰;創新服務平臺,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榮獲集團工匠大師以來,楊慶先后帶徒30多名,為企業培育了100余名技能骨干,真正實現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