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淮北礦業集團煤電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楊杰講堂主任楊杰:
新時代產業發展需要“大國工匠”支撐
來源:中國企業報作者:本報記者張曉梅周夢/ 張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3月5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淮北礦業集團煤電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楊杰講堂主任楊杰在審議總理報告時認為,新時代產業發展需要“大國工匠”支撐,只有培養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產業工人,中國制造的品質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去年12月,由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首屆“江淮十大杰出工匠”評選揭曉,楊杰榜上有名。
楊杰34年如一日扎根礦山,始終踐行工匠精神,以高超精湛的技藝、匠心的品質攻克了制約安全高效生產的技術難題200多項。其中,21項獲得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并獲得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另外,還有1項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獲得第二屆中國煤炭工業專利獎三等獎,2項刷新了全國紀錄、2項填補了全國煤炭行業空白、3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獲得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項目和技術改進成果獎,為企業創效上億元。11月28日,楊杰被淮北礦業評為“工匠大師”。
楊杰作為基層代表,對一線工人的培養具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產業的升級轉型需要大量的新型技術工人,僅用書本知識來培養是成就不了新時代的工匠,要讓更多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專業性技術工人以師帶徒的模式,將最新的技能、技巧傳授給一線年輕工人,讓他們通過實踐來理解和學習理論,真正將“生產現場搬進課堂,將課堂搬進生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