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現場】傳承
《工人日報》(2018年04月02日03版)孔雪 陳春秋
一聲“散會”響起,安徽華塑股份公司氯堿廠電儀班的員工們開始排隊在班后記錄本上簽字。只見周曉爭急匆匆簽字后,拿著工具包就往外走。“昨天我們燒堿那邊有臺閥門要運去檢修,班長讓我去打下手,我要趕緊去向劉師傅多學習一會兒呢!”
劉師傅是該公司的“大師”劉曉銘。他修閥門的技術堪稱一流,是享譽淮北礦區的“閥王”。2017年8月,華塑股份首個以員工名字命名的“劉曉銘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被公司作為儀表專業人才的孵化基地。
周曉爭是2016年進入儀表班的,雖然工作了一年多,聽過“大師”的幾次培訓課,但還沒真正入門。班長每次安排到大師工作室干活,他都搶著去。周曉爭聰明好學人勤快,經常纏著“大師”問這問那,別看只是搭個下手,學到的可都是“真傳”。
在檢修區,各種大小不一的閥門中間,劉曉銘和周曉爭正在檢修一臺大閥門。這個“大家伙”用于燒堿合成爐氯氣調節,是進口的,價值30多萬元,在合成爐上已經“服役”5年多,近期發現有點問題,便運來讓劉曉銘“把脈”。
“能和大師一個班當然好,跟他后面別說成名成家,玩轉各個裝置應該不成問題。”周曉爭說。
“小心扳手,別揮來揮去的。”劉曉銘提醒他。
劉曉銘告訴筆者,教十遍不如自己親手干一遍。“小周開始時看得多干得少,現在他干,我在后面把著舵,不對的地方指點一下。”
小周剛進廠時,有一次拿著手機讓劉曉銘看圖片,被批評“不務正業”。看了才知道,都是現場設備的照片。“原來,他在巡檢時看到不認識的設備就一一拍下回來問我,一天能拍幾十張。看著這些小伙子們勤學肯干的樣子,我恨不得把所有知識都傳給他們。”劉曉銘由衷地說。
有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忙時用來檢修設備,不忙了就讓青工來練手。“去年大修,幾個小伙可沒少吃苦,人不夠時現場的卸料閥、噴淋閥等等我直接讓他們上去拆。開始時還畏手畏腳,干得多,動作便麻利了。”劉曉銘一臉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