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好了,大家勁頭越來越足了”
“最難捱的日子已經過去,工友們干事的心氣和勁頭越來越足了。”4月19日,在位于淮北市孫疃鎮的淮北礦業集團楊柳煤礦,綜采區隊長蕭傳壘告訴記者,2016年初,不少工友的工資只能拿到以前的一小半,當年年底,工資收入就回升至正常水平,一年多來不斷好轉。
職工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是淮北礦業集團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的有力體現。搶抓煤炭行業去產能機遇,堅持化解過剩產能與脫困發展相結合,積極穩妥去產能、去杠桿、降負債,千方百計降本增效,企業面貌發生可喜變化。繼2016年一舉扭虧后,企業2017年實現利潤逾23億元。
2016年關閉3對礦井,減少產能339萬噸;2017年,關閉岱河礦,減少產能120萬噸。淮北礦業近兩年圓滿完成年度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任務。
淮北礦業集團董事長王明勝認為,企業實現扭虧脫困主要得益于“一外三內”四大支撐力。“‘一外’就是外部支撐,國家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三去一降一補’帶來實實在在的效果。‘三內’就是三個內部支撐,加強內部管理、推進改革創新、倡導實干作風。”
去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是重中之重。淮北礦業精準定制職工安置“套餐”,重點實施好“七個一批”,即內部退養一批、礦井調劑一批、轉型安置一批、外出托管一批、勞務輸出一批、自主創業一批、托底安置一批,確保職工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近兩年對去產能礦井涉及的1萬多名職工妥善分流安置,做到產能減下去、職工安置好。一批職工不僅自己闖出了新路,還帶動更多職工共同創業,涌現出了一批創業典型。
今年我省提出,在確保完成退出煤炭過剩產能690萬噸/年任務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市場出清長效機制,從總量性去產能轉向以結構性優產能為主,從以退為主轉向進退并重,促進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區間內。
“從行業形勢看,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但全國煤炭產能過剩的態勢并沒有根本改變,煤炭市場處于供需弱平衡,實現行業健康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淮北礦業深刻認識到,當前企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但決不
能盲目樂觀,“必須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一以貫之做好加快提高煤炭生產質量、全面提高非煤盈利能力、切實加強經營管控等各項工作,加快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穩中精進、轉型升級、聚焦雙效、實干興企,堅決摒棄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企業發展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王明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