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煤礦天地寬
——亳州股份公司通防區區長王芳創業團隊的故事
河北邯鄲涉縣“三珍”之一的核桃、煤城淮北市的煤炭,這兩個相距數百公里的物品,本無一點聯系,恰恰因為三個煤城創業的年輕人,反而結下了不解之緣。
過去與煤結緣,如今因煤創業
“兩個月之前,我還是亳州股份公司通防區的區長,如今我既是咱狀元核桃坊的店主、又是核桃油壓榨操作工、核桃坊產品推銷員。”1月28日上午,在淮北市狀元核桃坊內,剛剛送走第三批顧客的店主王芳(男)滿臉微笑地告訴筆者。
剛說了這幾句話,筆者正要提出疑問的時候,就聽一位正往店里走的顧客說:“王老板,再給我來瓶核桃油,上次的已經用完了。”待店主王芳做完了第四筆生意的時候,他告訴筆者,他是雞西大學的畢業生,因為所學與煤炭相關的專業,就來到淮北礦業亳州股份公司工作,可以說是與煤結緣。
如今開這個核桃坊也是因為煤的原因,到底為什么呢?王芳告訴筆者,就在兩個多月前,亳州股份公司因為煤質煤種原因,被淮北礦業暫時避坑,人員轉崗、分流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他作為通防區的區長,可以說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成了這家狀元核桃坊的店主。與他一起出來創業的,還有亳州股份公司通防區職工楊晶晶、亳州股份公司政工部組織干事黃艷。
創業之初,老家就在邯鄲涉縣的王芳就想到了家鄉的核桃,素有涉縣“三珍”之一稱號的核桃,就成了他們開發和經營的目標。說干就干,短短的時間內,不論是店鋪選址、logo設計、產品包裝,還是室內裝修布置等等具體事項,在這個“三人團”齊心協力下,萬事俱備了,核桃坊也如期開張了。
有苦、有淚,更多的還是收獲
“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雖然知道我老家邯鄲涉縣的核桃絕對貨源純正,但是一沒做過核桃油、二沒有營銷經驗的我,心里確實沒底,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干出個樣來。”聽著王芳堅毅的話語,筆者心里想象著王芳邁出創業第一步時的情形。“當初做出創業這個決定的時候,對開這個核桃坊確實很向往、也覺得是個很不錯的事兒,可真正去干的時候,卻感覺不是那么回事,還不如在礦上的時候,確實有種失落感。”店員黃艷接待完又一批顧客,跟筆者談到。“記得有一次,我在發傳單的時候,有一位接到傳單的人,隨口說道”以前,拿地溝油忽悠人;現在,又拿核桃油忽悠人了。當時的我,臉刷一下子就紅了,沒有應對經驗的我,愣愣地在那傻站了老半天。”店員楊晶晶過來給筆者添水時,氣憤地說道。“我們的核桃,絕對是純正涉縣‘三珍之一’的核桃,為了保證核桃的運輸安全、不被污染,每一次都是我親自開車回家拉貨,從未用快遞運輸過。記得2015年11月下旬的時候,我回家拉核桃,正趕上下大雪,我在路上堵了6個多小時,當時我開的車也快沒有油了,如果開空調的話,車就開不到加油的地點了,當時從這邊回去的時候,也沒想到能下這么大的雪,穿的都是單衣服,就在車里凍了6個多小時,最后還是繞道走的,本是當天下午就能到家的,結果第二天凌晨4點多才到。”談到苦和累,店主王芳深有感觸。
“如今看到銷售量一天比一天好,顧客一天比一天多,以前的苦、累和心酸也就值了。”看著絡繹不絕的顧客,王芳倍加欣慰。
看得見的品質、嘗得到的健康
在煤礦干的時候,就養成了腳踏實地、實干興企的王芳他們,繼續秉承著這個信念,使“如今因煤創業”的核桃坊,越做越紅火、越做越具規模。就在筆者想問一問銷售情況的時候,店里又來了一批顧客。
就聽一位走進店的顧客說到:“你們的操作間也是透明的,能親眼看到你們壓榨核桃油嗎?”這時就聽跟著她一起來的顧客說到:“上次我來他們店的時候,就是親眼看到他們榨核桃油,你看看他們前面的店與后面操作間的玻璃都是透明的,品質絕對信得過。”
迎上去的店主王芳手里拿著一盒核桃仁,不好意思地說道:“實在很抱歉,您看馬路對面,變壓器正在檢修,我們店里沒有電,所以不能讓您親眼目睹核桃油的壓榨過程了,不過我們的品質絕對信得過,您先品嘗一下我們的核桃仁,嘗嘗味道是否正宗。”
顧客們一邊嘗著核桃仁,一邊詢問著核桃油的價格,這時就聽那位回頭客說道:“王老板,以后你再回家拉核桃的時候,要在你們家核桃樹下拍張照片,然后洗出來掛在你們店里,省得讓人家都以為我這個回頭客是你們的托。”
聽著那位回頭客詼諧的話語,無論是王芳,還是楊晶晶、黃艷都綻放出欣慰、喜悅的笑容。
坐在電腦前整理采訪稿的筆者,耳邊不時還回蕩起王芳送別時的話語:“在煤礦,通過努力我從不懂者干成了區長,相信,在核桃坊的經營上,我也能開出更多的分店,讓我們礦更多的轉崗分流者,和我一起享受創業的紅利。”(李凱)
醫患融洽似親人
——皖北康復醫院暨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康復中心見聞
在這里,不僅有笑聲、還有關心、呵護和安慰,更有心與心的交流、情感與情感的溝通,這是哪兒呢?這就是皖北康復醫院暨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的康復中心。2月3日下午,筆者在這里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感覺。
不交錢也能先看病
就在筆者走進康復中心王登高主任的治療室,剛剛坐定的時候,診療室恰巧走進來一位女患者,進來就說:“王醫生,您快給我看看,我實在疼得難受。”王登高醫師微笑著答應道:“別著急,坐下來說,先把您的片子拿來給我看看。”
待王登高醫師看完片子,確定了治療方案,并經這位女患者認可后,正要去其他治療室的時候,女患者不好意思地說:“王醫生,我今天出門急,錢包忘記帶了,您看是不是先給我治療,因為我實在痛得很。”這時就看王登高醫師依舊微笑地說:“好的,您先去治療,等明天來治療的時候,把治療費用再給補上就是了,反正您也是老主顧推薦來的,我相信您。”
聽了王登高醫師的這一席話,這位女患者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一掃一進診療室異常難受的表情,心情愉快地隨著康復中心劉醫生去了治療室。
患者需要上門診治
筆者看到在這里,不交錢也能先治療的情景之后,就向王登高醫師提出了這個疑問。這時就聽送那位女患者去治療室回來的劉醫生說:“別說這事了,就是下班時間有時半夜到患者家里去看病的事,我們王主任也多次干過,不過想知道細節的話,還得請王主任給說說。”
聽了劉醫生的話,王登高醫師臉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不過看著大家都在等著他說,王登高醫師豁出去似地說:“前一段時間,也是我的一個老顧客,半夜12點多給我打電話,說是他的一個親戚,在家里生病了,也不方便來醫院,我就按照他介紹的病情,帶了一些檢查工具,上門去治療的,其實也沒啥,就是出個診嗎!”“說實話,到患者家里看到患者的情形時,我也非常難受,恨自己來的有些遲了,不過還好,我帶去的工具都很對癥,很短的時間內就給患者減輕了病痛。”王登高醫師告訴筆者。
醫患成了朋友
就在筆者想深入了解的時候,王登高醫師的手機響了,掛斷電話之后,王登高醫師告訴筆者,是一位腰間盤突出的患者打電話來說,馬上就要來進行每天一次的康復治療。
幾分鐘之后,這位打電話預約的患者,走進診療室,和王登高主任以及在場的人熱情地打了招呼,儼然一副朋友見面打招呼的關系,一絲一毫的醫患關系也沒有,待王主任送這位患者去治療室回來后,筆者就如何把醫患關系處理得這么好提出了疑問。
王登高醫師說:“在康復中心,我們始終堅信沒有一個不近人情、不通情達理的患者,每一位患者來我們都笑臉相迎,而且我們拿患者當朋友來處、當親人來對待,所以在我們這沒有醫患關系,只有朋友親人關系。”
就在王登高醫師準備再詳談的時候,他看了看手機的提示,很抱歉地告訴筆者,說他們這每天不僅上午查房,下午也要去查房,現在到查房時間了,要到各個康復治療室看看患者情況。筆者就隨著王登高醫師和劉醫生的步伐,走進了各個治療室。
剛剛走進骨科康復治療室,就聽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患者說道:“王主任來了,就沖王醫生你這服務態度,我還真沒得說,我是我岳父推薦來你這治療的,過兩天我弟弟也來你這治療,我還有幾個朋友也準備過了年來這讓你給看看病。”
康復治療確實很特別
隨著王登高醫師,筆者觀看了好幾個治療室,無論是正在治療的患者,還是患者的家屬,紛紛與查房的醫生愉快地打打招呼、講講狀況,一句問候、一個笑容,無不讓這個無比寒冷的冬天蕩漾著絲絲暖意。
這時,走進一個治療室,筆者沒有發現一樣治療工具,擺放的有電腦、有玩具、還有卡片,看著筆者疑惑的眼神,治療室內一位醫生告訴筆者,這是他們專門為吞咽困難、言語困難、認知困難的患者準備的治療工具,在這里經過訓練、引導,讓不能交流的患者,從不能交流到能交流;讓不能說話的患者,從不能說話到能說話;讓不能吞咽的患者,從不能吞咽到能吞咽。
走進了另外一個治療室的時候,筆者更加地目瞪口呆,治療室室內不僅放著各類的治療器材,而且還擺放著兩三個奇形怪狀的浴缸。看著筆者的表情,一位美女治療師告訴筆者說:這是他們的水療室,就是用不同的儀器、不同的水給患者治療。在水療室里側,一位患者正在接受治療,這位患者沒有一點疼痛感,而且還與她對面給她做示范的護士談天說地。
看著一個接一個新鮮別致的治療方式、聽著一個又一個治療成功的案例、看著一張又一張讓人溫馨的面孔,筆者感覺仿佛不是在醫院里,而是在充滿關心、呵護、安慰和暖意融融的大家庭里。(田野)
越是困難越要關心職工生活
——許疃礦實施民生工程掠影
許疃礦面對當前困難經營形勢,以提高職工幸福指數為目標,全心全意為職工解難事、辦實事,促進了職工隊伍的和諧穩定。
“衣”著整潔,舒心入井
走進物業科洗衣機房窗口,綜掘一區剛上井的職工胡鳳亮高興地對我們說:“我們工作面溫度高、粉塵大,一個班下來,衣服又濕又臟,襯衣都能擰出水,不能及時進行清洗,穿在身上難受。現在礦上洗衣機房增加了洗襯衣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困難。”礦上考慮得真周到。
一針一線總關情,絲絲縷縷暖人心。職工的生活冷暖牽系著領導們的心。職工工作服是職工每天下井必穿的衣服,也是職工最關心的切身利益。許疃礦物業管理科做到工作服24小時隨到隨洗隨取。公管人員在收發、入洗、烘干、折疊、縫補、上架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和環節上嚴格把關,一絲不茍。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編號與衣服號相符、衣服號與柜號相符,避免洗衣差錯,保證做到今天換下工作服,洗凈烘干明天穿。在疊放工作服時,發現缺少的紐扣及時釘上。發現有破損的地方及時縫補,確保職工領取衣服時干凈整潔完好。同時,針對一線職工反映工作服褲子易磨損的情況,及時為每位職工多補發了一條工作褲。
剛上井的綜掘一區職工劉懷戰感概地對我們說:“現在我在許疃礦感受到做礦工有尊嚴,穿著整潔干凈的工作服下井,既體面,又健康,我一定努力工作。”
職工家屬陶玉俠笑著對我們說:“過去看我丈夫穿著臟‘窯衣’上下井,心里酸酸的。現在穿著整齊的工作服,精氣神都不一樣了,我們礦工家屬也有了自豪感!”
“食”如在家,放心工作
晚上11點多,走進工人村職工食堂,物業科、文明辦的衛生監督人員正在對夜班的值班窗口飯菜質量和衛生進行檢查。物業科科長戴福民對我們說:“最近職工反映夜班就餐飯菜質量不高,我們正在進行動態檢查。”
臨近春節,礦上加大對礦內和工人村食堂的治理力度,餐廳桌椅、地面每天保潔人員及時清掃,同時各窗口嚴格執行《職工食堂采購管理辦法》,負責人在源頭上嚴把質量關,堅決杜絕過期變質品和不新鮮蔬菜進入食堂。同時,政工部、紀委、工會等單位人員每周對食堂環境衛生、菜品質量等進行檢查,工會職工代表不定期地進行動態巡查,增加檢查頻率,確保職工安心就餐。礦里職工食堂通過招標,食堂營業窗口從5個增加至6個。引進了自助餐模式(葷菜8元、素菜免費);每天向職工提供砂鍋、辣湯、面條、羊肉湯,豐富了職工就餐選擇,得到了職工的一致好評。
正在職工餐廳就餐的綜掘二區職工武林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我現在在職工食堂就餐,一個月下來要節約300元,既經濟、又實惠、又衛生,比在外面飯店吃飯便宜多了。
“情”暖人心,幫扶解困
綜采一區職工褚亦虎的愛人患白血病,長期住院,一年掙的錢都花在看病上了。礦工會積極為他爭取大病互助金。1月28日上午,當礦工會工作人員將39000多元互助金送到他手中時,褚師傅激動地說:“感謝礦上對我和家人的關懷和幫助,我今后一定努力工作,報答組織對我們家的關心。”
真情實意送溫暖,精準幫扶暖人心。許疃礦把關心困難職工群眾作為以人為本的一件大事,對困難職工進行調查摸底,以大病特困職工、遭受重大災害致貧的、家庭收入低于保障線的職工等情況為重點,一一排查,做到一戶不少、一人不漏,把真正家庭困難的職工調查了解出來。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對困難職工名單進行公示。開通了民情QQ群。工會干部每天及時在線了解職工反映的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難,為職工與企業之間搭建一個快捷的溝通互動平臺。實施“結對子”交友幫扶,全礦138名副科以上干部與困難職工家庭結成幫扶對子,簽訂幫扶承諾書,深入困難職工家中面對面交流,實地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通過結對子慰問、困難補助等形式,共走訪慰問困難職工278戶,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15萬余元。“春風送暖惠萬家。”在許疃礦,“暖心人、聚人心”的小事從未間斷。一樁樁惠及職工的實事好事,溫暖著干部職工的心。讓職工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增進職工的歸屬感,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熱情。(王兆敬王偉)
渦選廠:春節的堅守
2月4日,離猴年春節僅剩下4天的時間,多數人都已按捺不住回家過年的興奮,而渦北選煤廠機電車間的干部職工卻仍在緊鑼密鼓地研究著高頻篩的更換方案。
原來,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洗選生產,盡可能多入洗原煤,該廠計劃利用春節停產時間來檢修更換粗煤泥回收系統的兩臺高頻篩。“老魏,現場安全監護就交給你了”車間主任郭連富在方案討論會上說著,“咱們一定要注意吊索具的可靠性,堅決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施工時間:2016年2月9日;施工地點:主廠房四樓;車間負責人:郭連富;安全負責人:魏俊武;5t起吊繩6根、5t手拉葫蘆6件、5T卸甲6件扳手……”更換方案詳細寫著施工流程,每一步都是對新年的堅守。“況班長,您有幾年春節沒有回家了?”“哎呀,參加工作之后陪家人過年的次數就少了。”“今年要更換高頻篩,您還能回去過年嗎?”“到時候看吧,現在就是想抓緊時間把更換前期準備工作干到位,爭取除夕能讓班里的兄弟們都回去過個年,初一再來。”該車間重選機修班班長一邊收拾著吊索具,一邊和筆者說著,窗外的陽光正好,溫和柔軟。(段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