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緊緊依靠政府,主動承擔起企業應盡的政治責任與社會責任,在省市兩級黨委、政府領導下,動員多方力量,積極建立完善幫扶解困機制體系。
越是企業經營困難,越要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在巨大的市場經營壓力面前,近年來,淮北礦業多措并舉,開源、降本、增效,千方百計保障民生。2015年,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安裝井下乘人裝置14套,嚴禁井下職工超時延點、打連勤作業。降低職工勞動強度。合理工時利用,根據生產任務安排,對部分礦井選擇性取消夜班生產。加強澡堂、食堂和單身宿舍管理,形成督查整治常態機制,推進物業后勤質量標準化。著力改善職工生活條件,一批生活小區陸續建成交付使用。深入推進礦廠務公開,維護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嚴肅查處分配不公等侵害職工利益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同時,加大對大病救助的資金和制度扶持力度,破解職工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實施金秋助學活動,不讓淮北礦業任何一名職工子女因貧困上不起學,讓寒門學子安心讀書。去年,投入扶貧幫困資金1380萬元,救助、慰問困難職工13764人次。
3月初,淮北礦業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7年基本建成有效幫扶解困機制,使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家庭都能得到有效的幫扶與救助;到2020年,建成完善高效的幫扶救助體系,使淮北礦業所有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家庭每一人、每一戶都能實現有困就被幫,有難就得助,生活水平實實在在得到提高,自力更生能力不斷增強,促進礦區和諧穩定發展?;幢钡V業的困難幫扶主要舉措有:
精確銜接,積極納入政府救助體系。根據各單位的計劃,淮北礦業統一協調、指導各單位做好銜接工作,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家庭納入政府救助渠道,及時完整地得到黨和政府的政策救助;對政府救助政策暫時覆蓋不到的邊緣群體和享受政府救助政策后仍有特殊困難的職工家庭,加大救助力度,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拓寬幫扶渠道,提高救助標準,實行精準幫扶,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當前淮北礦業困難職工群體主要有五種情況:工亡遺屬家庭;非工亡遺屬家庭;因病因傷致困家庭;因災致困家庭;配偶無工作、子女就學多、家屬戶籍在貧困農村且人口多的低收入家庭,有的職工幾種情況同時兼有。這些困難職工和困難職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生活較為困難。為此,淮北礦業精密安排,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有針對性地開展五項幫扶工作。
一是單位定點幫扶。建立健全領導聯系和單位幫扶制度。對照幫扶解困目標,實施幫扶計劃。各單位工會牽頭,黨群工作部、共青團、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參與,制定困難職工名冊,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及時掌握困難職工變動情況,關注新增困難戶與解困后反復困難戶,堅持一幫到底,不解困不松手,有難必幫,幫則必解困。
二是干部結對幫扶。實行干部結對包保困難職工制度?;幢钡V業副總師以上領導干部實行“一對二”,各單位副總師以上領導干部實行“一對一”,全公司科以下干部以黨支部為單位,實行“多對一”包保,做到每一個困難職工、每一戶困難職工家庭都有包保責任人,都能得到關愛與幫助。幫扶干部深入了解困難職工家庭狀況、致困原因和發展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積極開展送溫暖、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四送”活動,幫助困難職工盡快走出困境。
三是推進制度幫扶。完善鞏固礦區業已行之有效的多項幫扶解困制度,不斷豐富、創新、拓寬其內容,使之更加貼近實際,更有實用性、穩定性、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創新礦區的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為困難職工提供更多幫助。進一步完善職工保險互助制度,落實好“在職職工意外傷害”、“在職職工子女意外傷害”、“在職女職工特殊疾病”、“在職職工重大疾病”4項保障制度,為困難職工提供更廣泛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金秋助學”制度,讓困難職工子女不因困難失去上學機會,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從根本上阻斷困難代際傳遞。
四是實行有效培訓幫扶。針對煤炭行業轉型發展特點,大力拓展技能培訓工程,以扶智來扶困,以扶智防致困。對各類困難職工落實多元幫助政策。針對不同致困原因建檔立卡,充分利用職業技術學院基地作用,做到有計劃、分批次、多層面加強技能提升培訓,多渠道籌措培訓資金,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培訓后的困難職工,積極協調幫助,爭取使其重新找到崗位或自主創業。特別關注轉崗、分流、內退職工,不使職工因轉崗、分流、內退而致困。
五是借助各種社會資源幫扶。認真落實國家各項鼓勵政策,搭乘省市扶貧解困制度快車,積極主動地搭建可信的幫扶解困平臺,借力發力,吸引與公司有經營往來的各類經濟組織和社會各界(包括非公經濟組織與個人),利用各種渠道與方式參與礦區的幫扶解困工作;通過主動聯系、媒體宣傳等方式,爭取社會公益機構在人、財、物,特別是就業、資金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