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人作深刻檢查,并給予負責人和分管干部1000元、500元的經濟處罰等問責,原因是本單位職工違反了勞動紀律。”近日,袁莊礦一則“問責公告”引發強烈反響。
面對低迷的煤炭市場,已安全6周年的袁莊礦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企業“度危解困”和持續抓好安全的重要手段,采取一系列強有力舉措,讓“強勢作風”成為新常態。
用制度“約束作風”。近兩年,該礦完善了《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和《干部跟帶班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等10余項作風建設制度,把“懶政”牢牢關進制度的“籠子”。去年以來,11名管理干部因作風不實受到問責。干部好不好,用考核來說話。近日,該礦首個作風建設“日常考核”機制出爐,作風建設走上了日常化、制度化、科學化軌道。考核內容涵蓋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勞動紀律、服務質量、工作績效等,扣分項目近百項,使“日常考核”成為約束干部作風的“緊箍咒”。
用學習“促進作風”。學習提能力,能力促作風。今年,該礦推出了管技人員學習測試制度,并把學習積分納入制度范疇,促使管理干部認真學、收效果。季度考試80分至88分為合格,記為1學分;89分至94分為良好,記為2學分;95分至100分為優秀,記為3學分。年終考核學分在各序列前五位的,優先推薦干部選拔和先進評選等,倒數三位的適時進行約談。通過上“大黨課”和常態化的黨委中心組擴大會等形式,將學習范圍輻射到基層管技人員和班隊長,學習內容不僅有上級指示精神、政策規定、廉政建設,并涵蓋了安全生產、經營成效、工作責任。
用實干“保證作風”。干部作風實不實用“事實說話”。“井下生產條件不好時,單位正職必須多下井盯著現場。”這已成為該礦每周一安全辦公會上的“口頭禪”。今年1月,綜采區生產的Ⅳ627工作面出現翻煤頂、片幫等地質構造,該區區長陳彬、書記王道金輪流下了4個小班,直至安全采過“危險區”。如今在袁莊礦,科區干部不僅井下手拉手交接班,并且每個月多下井、多下小班已是司空見慣的事。綜采區區長陳彬3月份就多帶了4個小班,多下3個井;掘進二區區長李磊磊3月份多下了5個井。面對嚴峻形勢,今年初,礦領導放下“身價”,深入9個基層單位開展調研,“納諫”二三十條,為礦上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4月份,該礦成立“礦級宣講團”,變“部門宣講”為“領導宣講”,提高了嚴峻形勢下的宣講效果。“企業形勢在變,干部作風也在變。”該礦基層職工說。截至4月27日,該礦已安全生產2300天。
(責編 姚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