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什么崗位,都要永葆軍人本色,無論多么困難都要全力以赴。”2008年沈勇從部隊退伍,分配到蘆嶺礦綜采一區從事井下機電維修工作。他暗下決心,既然投身煤海,就要扎根煤海,就要干出個樣子。
鋼鐵意志終不改,攻堅克難創佳績
沈勇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運輸飛機的維護人員,一級士官。五年熾熱的軍旅生涯,鑄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磨煉出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多次執行特殊任務中受到單位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先后榮獲集體二等功、個人三等功各一次,在汶川地震搶險救援中還受到過特別嘉獎。
退役后,沈勇分配到蘆嶺礦綜采一區從事井下機電維修工作。他暗下決心:既然投身煤海,就要扎根煤海,既然來到煤礦,就要干出個樣子。
從修飛機到煤礦修采煤機,雖然都是修理,隔行卻如隔山。不論是飛機還是煤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現場工作經驗,才能確保設備正常運轉,關鍵時刻才能“上得去、打得贏”。沈勇在原有修飛機的基礎上,潛心鉆研礦井機電維修設備技術,在干中學、學中干,多年的勤學苦練,練就了精湛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
該礦Ⅱ1084工作面斷層多,采煤機在割煤過程中由于振動大,故障頻發,變頻器總是出問題,嚴重影響生產,連廠家技術人員都束手無策。沈勇深入現場,積極查找問題,反復觀察研究,發現牽電接觸器接觸不良,是造成變頻器性能下降停機的主要原因,通過及時處理,保證了工作面正常生產。
煤機導向滑靴更換困難是機電維修的老大難問題,他把“難題”當“課題”,廢寢忘食地研究,探索出利用增壓原理快速更換導向滑靴的方法,現已經在蘆嶺礦廣泛使用,節約資金五百多萬元。

軍人韌勁抓建設,啃下轉型硬骨頭
在淮北礦業集團2022年智能化工作面建設規劃中,提出要建成蘆嶺等五對智能化礦井。
任務艱巨而光榮,礦上把創建“智能化工作面”這個重任壓到了沈勇身上。2022年初,沈勇抽調精兵強將,組建成立了智能化團隊,趕赴兄弟礦井學習智能化建設先進經驗。同年2月2日,Ⅲ1022智能化工作面正式開始安裝。在安裝期間,沈勇一頭扎進了工作面。從地面裝電纜,裝設備,井下打運,到工作面機巷布置電纜,安裝開關,起拉吊掛,設備調試,每天的工作如同“戰場”一樣。
Ⅲ1022工作面安裝時期調試工作面運輸機變頻開關時,一組參數沒有調精準就準備試車,被沈勇立馬制止,他現場一個數據一個數據地微調,直到設備正常運行。經過十八天的連續奮戰,終于完成了工作面安裝,隨著工作面順利投產,沈勇整個人瘦了一圈。
3月初,Ⅲ1022工作面智能化調試已基本完成,生產班人員接觸時間短,不敢操作。沈勇帶領團隊成員現場手把手教學。生產班人員由不會操作、不敢操作到精準控制,智能化工作面開采實現了質的突破,Ⅲ1022智能化工作面煤機自動截割率和跟機移架率始終走在集團公司前列,并順利通過省級智能化礦井驗收。
匠心獨運筑夢場,退役軍人續華章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本色未改。憑著一股愛鉆研,不服輸的干勁,2019年沈勇從一名退伍軍人成長為一名“文武雙全”的礦山工匠。不僅自身技術過硬,而且善為人師。他聚集一批草根“技術大拿”組建團隊,抓住一切機會將技術“傾囊相授”。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疑難故障,組織團隊成員專題研究,破解難題。
匠心不僅為企業創造效益財富,也成為全國煤炭行業的標桿。工作二十多年來,沈勇累計推動了二十多項技術革新,發表機電方面論文2篇,獲得3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綜采工作面大功率設備遠程控制優化”已獲全集團推廣。2020年獲得“陜煤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綜采維修電工三等獎;2023年獲得安徽省煤炭行業煤礦智能開采員技術比武三等獎;2023年獲得集團公司“拔尖人才”稱號。
角色轉變,不變的是軍人本色。他說,要珍惜崗位,努力工作,在煤海“戰場”上繼續沖鋒陷陣,以實實在在的業績,為建設美好“新蘆嶺”和淮北礦業集團發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審核:徐燕萍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