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與出行、發電、衣物又有什么關系?請跟隨筆者走進臨渙焦化公司,探訪一塊焦炭的“七十二變”。
實際上,焦炭和它的副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開發出幾百種衍生品。焦炭不僅可以直接用作煉鐵、煉鋼的燃料,還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轉化為多種高附加值的產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在臨渙焦化公司生產技術部(信息化中心)部長薛慶峰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煤炭經過精準配比后,輸送至8×55孔6米JN60型頂裝焦爐內,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形成成熟焦炭,同時產生大量的焦爐煤氣并攜帶熱量。
自此,焦爐煤氣通過上升管匯集至集氣管,被鼓風機引至化產分公司,經過分離與凈化,焦油、粗苯、硫銨等副產品一一呈現,它們將成為工業領域不可或缺的原料,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凈化后的焦爐煤氣,一部分用于回爐燃燒,為焦炭加熱提供熱源;另一部分送至甲醇分公司,經過脫硫、轉化、合成、精餾,生產出純度99.9%以上的國標優等品精甲醇。
甲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馳放氣,送至精苯分公司,經過預蒸餾、加氫、穩定、抽提、精餾5個工序,生產出純苯、甲苯、二甲苯、重苯、非芳烴等產品。同時,甲醇馳放氣經預處理后,采用變壓吸附分離技術制取氫氣,制年產8000萬方、純度為99.999%的高純度氫氣產品,送至下游化工園區用戶;另一路產品氫氣經過壓縮機加壓至20.5MPa,送至氫氣充裝站外售。目前,該公司已經熟練掌握“制儲輸用”全鏈條產業體系使用,為培育及推進周邊新質生產力夯實基礎。
而那塊原本黑黢黢的煤炭,已化身為堅硬的冶金焦,此時它的溫度達到1000℃,它被送往干熄焦系統,與惰性循環氣體進行熱交換,產生中壓蒸汽一部分供管網,一部分帶動汽輪機發電,年發電量約2.8億度。
“我們還在積極上馬焦爐上升管余熱利用項目。目前,公司第四套焦爐上升管余熱利用裝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建成后,8座焦爐四套裝置每年可生產1.6MPa飽和蒸汽52.8萬噸,可發電11088萬度或產生11616萬元的蒸汽效益,節能和環保效益均非常明顯。”薛慶峰說。
另外,薛慶峰還介紹,他們以焦爐煤氣和甲醇為原料,加快推進焦爐煤氣分質利用、DMC、碳酸酯等項目,以新技術、新產業促進傳統行業煥發新升級,構建上下游緊密銜接、循環發展的產業生態,確保每一粒煤都能充分被利用,效益最大化。
(審核:薛慶峰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