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鐵運處臨渙車務段貨運員葉世樂,在煤炭物流行業技能大賽中,榮獲煤炭行業“技術能手”稱號。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是葉世樂的個人榮譽,更是鐵運處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鐵運處瞄準企業急需培育專業技能人才,積極謀劃并實施一系列針對技能員工的支持舉措,致力于完善培訓體系、拓寬職業發展通道、提升薪酬待遇,為技能員工營造了一個充滿機遇與希望的職業發展“春天”。
多元化培養,搭建成長平臺
從火車司機到淮礦工匠,從“單打獨斗”到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憑借精湛技藝,丁丁走出了一條精彩的技能成才之路。
丁丁帶領團隊成員立足崗位、攻堅克難,《內燃機車齒輪箱拆裝裝置》《一種防機油乳化的內燃機車空氣壓縮機》等46項科技創新項目,創造經濟效益200余萬元,其中8項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技術創新碩果累累的背后是該處技能人才隊伍的蓬勃發展和技能水平的不斷提升。
隨著礦區鐵路新裝備、新技術不斷更新,對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該處創新構建“2+N+3”培養模式,依托“綜合實訓基地”“丁丁工匠工作室”兩大載體,搭建起現場培訓、班組自訓、每日一練等平臺,通過大力推進“名師帶徒”“絕技絕招”“五小”創新攻關實踐,貫通“傳技-攻關-創新”階梯式培養路徑,實現技術傳承與創新突破。
2024年,該處1人獲評煤炭行業技術能手,3人分獲第五屆全國煤炭行業鐵路技能大賽個人賽項特等銅獎、一、二等獎,丁丁獲評“安徽省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產業工匠”,盛杰獲評淮北礦業集團工匠稱號,9人在集團第十七屆職工技術比武中斬獲優異成績,全處中級及以上技能員工占比76%。
精準化激勵,暢通發展渠道
“技能人才更受重視,成長通道更加通暢,技能等級與薪酬分配聯系更加密切。”近期,鐵運處臨渙工務段養路工劉超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正在申報相關獎勵。
鐵運處打破傳統職業瓶頸,暢通技能員工發展渠道。開展首席專家、技術專家評選工作,開辟從初級工到首席專家的晉升通道。首席專家從機務、車務等五個專業領域的在崗高級技師中選拔產生,技術專家的評選亦有明確的量化標準。獲選者除每月可領取專項補助外,在項目參與、評優評先等方面享有優先權益。
“鐵運處同步推行‘資質提升獎勵計劃’,對取得J5型火車司機、L3級自輪運轉車輛駕照等資質者,給予一次性獎勵。”該處員工培訓教育負責人馬華寶介紹,“員工通過注冊安全工程師(相關專業)考試,初次取證并注冊于本單位,初級可獲3000元獎勵,中級為4000元,高級則高達6000元獎勵。”
績效化考核,激活人才動能
臨渙電務段一線職工邵小磊等領銜“縮短車號系統故障處理時長”的QC小組項目,在處、集團、中國煤炭行業協會層層評選中均獲得優異成績,該團隊共計獲得了9000元獎勵,對團隊人員,處在評優評先方面也給予一定傾斜。
鐵運處著力提升技能員工的收入水平,設立技能津貼制度,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享受技能津貼。同時,進一步完善技能津貼考核兌現辦法,根據月度考核結果實施差異化發放,并設定年度淘汰比例不低于3%,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模式,充分發揮技能津貼的激勵效能。
“通過一系列系統性舉措,鐵運處為技能員工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助力他們在企業中充分實現自身價值?!痹撎廃h委書記張文彬說。
(審核:尹良功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