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體與虛擬空間的動態映射
——臨渙選煤廠數字孿生繪就“煤”好未來
4月2日,記者走進臨渙選煤廠智控中心,只見五塊數字化顯示屏實時跳動著精煤產量、產品質量、生產消耗等相關數據,35KV變電所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正沿著軌道精準掃描設備狀態,藥劑泵房的紅色機械臂自動完成取袋、拆包、投放等一系列操作。這一場景,是該廠加速智能化生產、數字化轉型的生動縮影。

“隨著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技術的深度融合,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生產場景再現和透明化管理,正成為我們廠智能化升級的新動力,助推企業向更加安全、高效、綠色方向邁進。”該廠智能化管控中心主任袁明朋說。
據該廠智能化管控中心技術員袁如芬介紹,投入使用的數字孿生系統通過三維建模與實時數據交互,實現了選煤廠物理實體與虛擬空間的動態映射。該系統覆蓋了原煤配返、洗選加工、產品倉儲等全流程,關鍵崗位實現了無人值守。操控人員輕點電腦鼠標,即可切換成巡檢機器人的紅外熱成像畫面,或通過5G專網調取壓濾車間機械臂的作業視頻。

據了解,該廠把設備搭載的振動、溫度智能傳感器數據植入數字孿生模型,結合AI診斷算法,對設備潛在故障進行預警。35KV變電所的巡檢機器人采用軌道式+輪式復合架構,可自主完成開關柜觸頭測溫、電纜局放檢測等20多項檢測任務,巡檢效率較人工提升5倍。通過智能遠程停送電管理系統,設備停送電作業時間從2小時壓縮至12分鐘。

該廠加快數字孿生與AI大模型的融合創新。“我們最新上線的選煤AI大模型系統‘知煤大師’,結合廠內知識及行業經驗,通過算法訓練及知識圖譜,構建了專屬的知識能力。可實現知識的留存、轉化、歸檔等。”袁如芬說,目前,該廠正在緊鑼密鼓對該系統進行場景適配與功能優化,建設完成后,從設備巡檢到故障預警,從工藝參數調整到生產管控,將成為推動選煤生產管理從 “人工經驗分析” 向 “數據與算法驅動”的新引擎,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憑借在數字孿生與5G融合領域的創新突破,臨渙選煤廠于2024年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成為全國選煤行業首個獲此殊榮的企業。其構建的5G全連接工廠,實現了從原煤進廠到產品裝車的全鏈條數字化管控:基于數字孿生的配煤模型,可動態優化礦井原煤配比,支持多種精煤產品定制生產。
(審核:全金現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