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娘”為他們創造出N 種“甜蜜實踐”——
淮北礦業集團“太陽花紅娘志愿隊”為幸福牽線
袁店二礦的吳三春是淮北礦業集團“金牌紅娘”,她總是把“牽線如選礦”掛在嘴邊。在一個相親活動前夜,她對著手機屏幕反復推敲推薦詞,像分揀精煤般琢磨著每個青年的興趣標簽。

在淮北礦區“太陽花紅娘志愿隊”的紅馬甲一直穿梭在礦區各個角落,她們是婚育新風的播種者,也是深夜情感熱線的傾聽者。
淮北礦業集團針對礦區青年因工作環境封閉、性別比例失衡導致的婚戀難題,逐步形成“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創新“交友”模式。
“她們”,在數據與人心之間搭了座橋
在華塑股份的集體婚禮上,10對新人的中式婚服繡著花與麥穗,司儀的祝詞里,傳出“烏金為證,淮河為盟”的誓言。正如新人代表所言:“我們的愛情在公司的美食節相識,在設備檢修中升溫,今天的婚禮,是企業給我們‘家’的認證。”
華塑股份是淮北礦業集團平均職工年齡最年輕的一家子公司,距離集團總部200多公里,500多名單身青年。距離遠,高校畢業青年人才多,為穩定職工隊伍、留住人才,該公司不定期舉辦青年聯誼會、鵲橋交友會,為未婚男女青年牽線搭橋,提供專業婚戀指導,還精心籌備浪漫集體婚禮。
同時,如何破除社會上對“煤炭人”職業上的偏見也是紅娘“破題”和“解題”的思考。如渦北礦與渦陽縣醫院合辦的活動中,女嘉賓通過體驗礦區,直觀感受礦山男青年的工作環境,不是鐵與煤的力量,而是科技與智慧的操作,打破了她們對煤礦職工的誤解。

淮北礦業集團的婚戀服務體系始于2010年的“愛情玫瑰園”大型青年交友活動,初期通過線下聯誼與電子檔案建立服務雛形,促成30對青年初步交往。截至2018年,華塑股份成立“紅娘協會”,并開發單身青年數據庫及“浪漫之約”QQ群,標志著服務向專業化轉型。2023年,該體系已形成覆蓋“線上精準匹配+線下場景化社交+情感咨詢+集體婚禮”的全周期模式。
現在,太陽花紅娘志愿服務團隊有149人,2024年舉辦了35場活動,一對一服務青年1300人次,為穩定青年職工隊伍作出了積極貢獻。
讀懂礦石的人,更要讀懂人心
清明雨夜,新疆小伙賈錚回憶起心中的“淮北月光”況曉涵,兩位來自桃園礦的新人已相識五年,他們的故事,正是集團持續深化青年職工婚戀服務的生動縮影。
故事始于2020年盛夏的“青春建功新時代”座談會。在兩人陸續發言時,西北戈壁的堅毅碰撞淮北平原的靈動,況曉涵的同事徐楊捕捉到了“他總在看女孩發言”的微妙細節,決定做一個不專業但“靠譜”的“紅娘”。
“其實,每月15日‘青春茶話日’就是為他們設計的。”徐楊翻開泛黃的2021年活動記錄冊,當年舉辦的“烏金青年的詩與遠方”讀書會上,賈錚講述自己新疆成長故事讓況曉涵潸然淚下。
如今,在徐楊提議下,徐楊、賈錚、況曉涵三人成立了“紅娘工作室”。賈錚夫婦正在桃園礦籌備“我在淮礦有個家”結對計劃,賈錚發揮大數據專業優勢,建立單身青年信息庫;況曉涵與徐楊則負責策劃“青年交友”等特色活動。
況曉涵在采訪中表示:“在這里不僅找到事業舞臺,更遇見了攜手同行的伴侶。”
現在,賈錚和況曉涵也開始穿上紅馬甲,近日他們要和徐楊策劃新入職大學生的“尋寶聯誼”——只有默契搭檔才能拼出完整解決方案。遠處,滿載烏金的列車正駛過綴滿彩燈的礦區鐵路,如同一條流動的星河,照亮更多等待相遇的年輕臉龐。
紅線那頭拴著的,是礦山的未來
“我們織就的紅線,早不是簡單的兩心相系。”
青東礦的“紅娘”黃海英,這位“安徽好人”、淮北市“最美志愿者”本就是個熱心人。回憶起一個夜晚,她撐著傘在宿舍樓下勸返退縮的小伙子,傘骨上的雨水順著紅色袖標蜿蜒,最終他在活動中順利認識愛人,并開出了愛情的花。
在得知美好的結局時,黃海英十分欣慰,她覺得,真正的“煤亮子”不是巷道里的礦燈,而是職工眼里的光。作為一個礦山紅娘,她也開始讀懂了自己的使命——她們織就的從來不是簡單的紅線,而是一個企業、一座城市、一代礦工的情感史詩。
4月,集團工會工作人員收到一條特殊的信息:“姐,我今天訂婚了。”原來,在她的牽線下,女孩和礦區的一名河北小伙已經陷入愛河。隨著越來越多的“紅娘行動”的深入推進,青年職工“扎根率”顯著提升。
女孩羞澀地說:“礦工的愛像精煤,要剝去沉默的矸石才能看見熾熱。”

近年來,淮北礦業集團將青年婚戀服務納入“拴心留人”戰略,通過“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原則,助力青年職工在礦區成家立業。她們用一根紅線串聯,一頭拴著巷道的星光,一頭系著城市的朝陽,這條紅線過濾著青春的悸動,交織著未來的炊煙與嬉笑,書寫出了礦山最真摯的情書。
(審核:許春 責編: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