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人干到搶著干
孫疃礦打開“創效門”
在淮北礦業集團孫疃礦,過去很多沒人愿意干的“分外活”,現在大家爭著干、搶著干。筆者問及個中的“奧妙”,一名職工說:“是‘內部市場化’調動了我們的積極性,激發了工作的熱情。”
2019年以來,孫疃礦內部市場化建設在做深做精上下功夫,向科區、班組、崗位進一步深化,把安全、生產、經營、職工培訓等工作全部納入內部市場進行考核,干得多,就掙得多。各科區將內部市場價格細化到每一道工序,公開透明,讓每名職工都清楚地知道“今天干的活能掙多少錢”。“現在職工當天下井掙的工資24小時內就能在手機上查到,收入多少一目了然。”該礦綜采一區區長楊文玉說,“職工現在都在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加油干、創新干,將施工的10111綜采工作面打造成為智能化之面、標準化之面、效益化之面、‘淮礦第一面’。”
“我們區井下固定崗位是75個人的活,66個人心甘情愿去干。”該礦保運區區長兼黨支部書記縱宇說,“這在以前是沒人愿意去做的,現在執行內部市場化政策,多勞多得,沒人打‘退堂鼓’。”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區66名固定工的收入根據工作難度、勞動強度、安全責任大小等,每月比以前增加500元到800元不等。
該礦物業科在完成分內工作的同時,發動職工“掙外快”,利用工作間隙、下班時間,對水廠的煤泥進行壓濾。“不僅男工,不少女工也踴躍報名參加,有人還托關系走‘后門’。”該礦物業科科長陳化山說,“通過壓濾煤泥,去年以來,礦增加效益40多萬元,參與的職工每月平均增加收入1000多元,最多時達1400多元。”
孫疃礦內部市場化“金鑰匙”打開了“創新創效門”。2019年以來,該礦智能化開采不斷邁上新臺階,產量、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全面飄紅”,職工收入位居該集團各礦井前列。(鄭洪光 陳更)
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0年3月26日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