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煤炭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本報記者 鄢麗娜
2016年以來,煤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實現了基本平衡,企業經營形勢整體好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同時,“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扎實推進,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由2015年底的68.7%下降到2019年11月底的64.3%。“但是,目前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仍將煤炭行業定位為‘產能過剩’行業,各商業銀行的貸款政策指引尚未取消,煤炭企業享受不到銀行優惠貸款利率,企業融資難度不斷增加。”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礦業集團工匠大師楊杰說。
“當前,煤炭企業擔負著艱巨的轉型發展任務,但受銀行業貸款政策影響,項目貸款無法到位,一些轉型發展項目投入資金只能依靠發債。”楊杰說。據測算,銀行借款利率比債權融資成本平均低1個百分點左右。這加重了煤炭企業的利息費用負擔,不利于其轉型發展。
楊杰建議,有關部門從我國能源結構、布局與煤炭工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地位作用出發,調整銀行信貸政策,持續加大對煤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大型現代化煤礦和煤炭產運儲銷體系建設。
楊杰建議,科學建立銀行信貸風險評估體系和相關機制,從煤炭企業的經營實際出發,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煤炭企業分類管理,防止一刀切,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煤炭企業續貸需求,合理增加信用貸款和融資規模,進一步降低煤炭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0年5月28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