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樣品智能分選合批、自感知、前置處理、機器人作業、智能存取……10月13日,在淮北礦業集團朱仙莊煤礦煤炭智能制樣樓內,機器人有序地制取一個又一個煤炭樣品。
長期以來,煤炭樣品的制備環節主要依賴人工操作,制樣周期長,勞動強度大,且存在人為影響樣品準確度的情況。為此,淮北礦業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牽頭,經多方考察、調研,采用改造原有采樣機留樣裝置、新增機械手制樣系統、管道輸送和智能存取系統的方式,構建了一套全智能機器人制樣系統。目前,該系統已在朱仙莊煤礦建成。
據介紹,該系統是國內煤炭行業首次采用機械手制樣、智能化管控的制樣系統。該系統以機器人、智能控制和信息化為執行載體,能夠完成樣品識別、感知、制備、轉運、封裝、寫碼、存儲等流程,輸出滿足標準要求的各種樣品,實現了自感知、自判斷、自適應、自執行的完全智能制樣。
目前,該系統可同時處理朱仙莊煤礦及周邊各礦的商品煤樣品,連續24小時制備樣品數量不少于50個,現場僅需1人巡視即可完成制樣作業,制樣效率較以往大幅提高。
淮北礦業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改變了目前煤炭行業傳統的人工制樣模式,提升了煤炭檢驗檢測工作的技術水平,打造出自動化程度高、完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全智能煤炭制樣工作車間,可為煤炭銷售結算提供更加真實、準確、可靠的數據。(鄭洪光 曹龍)
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0年10月15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