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礦業集團靠信息化手段為基層減負
內行單據、資產調撥、權限審批全部搬到線上;財務核算、內部掛賬核對、稅務數據生成全部實現了自動化;大數據建設實現人事信息、人事管理、電子考勤、市場化分配“四個全覆蓋”
本報訊 “夜班的市場化工資分配情況已在群里發布,如果沒啥意見,大家就點擊確認,如有異議,可申請單位仲裁。”11月16日早晨,夜班剛升井的淮北礦業集團孫疃礦綜采一區生產二隊隊長李淮北開完班后會,把當班的市場化工資結算完畢,隨即在班組微信群發布信息。
“今年1月,三四級市場結算系統在淮北礦區推廣應用,職工薪資實現班清班結,各單位撤消了區務大廳,取消了紙質工資結算單據。”該集團人力資源部大數據室工作人員說。
1月1日,淮北礦業集團成立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深度挖掘、共享交換、多維分析、決策支持等諸多功能。集團經管、財務系統緊緊圍繞如何“讓基層少跑路,為基層減負擔”主題,發動頭腦風暴,強化數據集成、業務規范,減事項、減表單,簡化流程、去冗存真。
該集團財務資產部和股份公司財務部以財務共享建設為平臺,通過流程優化、數據共享和財務轉型,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線下”向“線上”轉變、“分散”向“集成”轉變、“數據”向“信息”轉變。截至10月底,共固化植入日常財務報表近100份,專題分析表近10類。
“內行單據、資產調撥、權限審批全部由線下搬到線上,財務核算、內部掛賬核對、稅務數據生成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結束了各礦廠到集團財務本部拿賬單、送紙質資料、報表的歷史,極大地減輕了基層單位的財務工作量。”該集團財務資產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華新說。
該集團有近200家核算單位,內部成員單位之前的債權、債務核對工作每年都是財務決算的重點工作,如工程處、安拆公司、工程建設公司等單位每年決算耗費在債權債務核對工作的時間基本在一周左右。目前,財務資產部借助財務共享平臺,植入內部債權債務核對表,定時計算、自動核對,并同步推送至各家單位,將過去內部掛賬由電話交流、現場調閱等核對模式轉為在線調整運行,實現了集成、快捷、高效。
“經營管控大數據涵蓋集團‘六大板塊’的數字展現、經營管控、采購供應、商品銷售四大主題,實現了傳統思維向互聯網思維、經驗決策向大數據分析決策、數據資源獨享向數據資源共享、傳統產業向互聯網深度融合四個轉變,不僅有效降低了經營成本,而且服務基層更快捷。”該集團運營管控部大數據室負責人說。
“以往設備調撥審批程序復雜,要多個部門逐個簽字蓋章,一個審批事項跑下來,最快也要10天左右才能辦結。通過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借助電子印章使用,各部門線上聯合審批,實現了業務高效辦結。”渦北礦經營管理部負責人說。
該集團人力資源部通過推進人力資源大數據建設,基本實現了人事信息、人事管理、電子考勤、市場化分配“四個全覆蓋”。截至10月底,市場化日工資分配已在淮北礦業集團生產礦、地面生產單位、子(分)公司等42家單位施行,剩余7家子(分)公司市場化日工資分配已經在試運行。
“借助‘淮北礦業微信公眾號’平臺,實現了人事、薪資、考勤、報表等人力資源大數據手機查詢、三四級市場分配手機結算與確認、電子請假、員工考勤和工資等信息自助查詢。”該集團人力資源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現在每班在井下干多少活,上井后通過手機就能查到掙多少市場化工資,調動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現在,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爭今年早日完成首采面掘進準備工作。”信湖礦掘進事業部部長陳峰說。(鄭洪光)
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0年11月19日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