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礦業集團臨渙選煤廠“泥瓦匠”心里有本“明白賬”
“老陸,別砌了,上次你砌那么多,也沒獎勵你幾個錢。”“就是,你這還需要自己提黃沙、水泥和磚頭,太累了,車間又沒有安排你干這個活。”
“沒安排我也干,不加錢我也干,干這個活不是掙多少錢的問題,是可能避免罰多少錢和人身安全的問題,安全出了事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了。”老陸邊說邊繼續著他的砌磚。
老陸叫陸運先,是淮北礦業臨渙選煤廠東區選煤車間生產輔助班職工,責任崗位在901號、902號皮帶崗位。近期,天氣寒冷,崗位結冰,老陸利用工作間隙主動干起了“泥瓦匠”,對901號、902號皮帶走廊和機尾破損或者沒有砌到位的圍堰主動進行加固。
車間沒安排,干活沒有錢,在沒有任何激勵的情況下,陸師傅為何如此主動地工作呢?1月15日上午,帶著疑問,筆者決定和他嘮嘮。
“干這個活不是說我要掙多少錢,主要是這個崗位是我的‘責任田’,我要負起責任,保障安全,在我的崗位不出事。安全保障的同時,減少煤泥水外溢也方便了我的工作,工作質量提高了還可減少安全市場化回購罰錢,質量好不罰錢俺認為就是掙工資。”聲音洪亮的陸師傅介紹起這項工作時撥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這兩條皮帶走廊是鋼構性質,沒有暖氣,矸石皮帶帶的煤泥水外溢流向人行道,結冰后人員巡崗容易滑倒,往下流結冰溜子可能傷及行人,我把圍堰加高圍堵,避免煤泥水外流,疏通地漏,從源頭上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安全賬不是錢能算的!”看似吃了虧的老陸,其實心里有本自己的“明白賬”。
新年伊始,臨渙選煤廠開局謀篇要求各項工作質量只升不降,安全管理只嚴不松,教育職工要算好質量管理的經濟賬、安全的明白賬和大局賬,實現安全生產的首月開門紅。(李付峰)
來源:《中國煤炭報》2021年2月4日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