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偉在精準測算“淮盾1號”盾構機的施工進度
“拿下盾構工藝,創造更多高光時刻”
講述人:張江偉
身份:淮北礦業集團袁店二礦生產技術部部長
1月18日,是我的高光時刻。這一天,在淮北礦業集團袁店二礦第三屆職工、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暨2021年工作會議上,我高舉著礦上頒發的2020年度“礦山功臣”榮譽證書和1萬元現金支票,一時間吸睛無數。
我今年35歲,從河南理工大學畢業后,我和10位同齡人一起進入袁店二礦工作。從剛開始的技術小白到現在成為技術領域獨當一面的負責人,我用了11年的時間。
2020年,隨著在袁店二礦井下應用的全國首臺大傾角礦用盾構機“淮盾1號”連續刷新淮北礦區巖巷施工月單進紀錄,淮河能源集團、皖北煤電集團、永煤集團等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組織人員到礦上學習交流。作為盾構工藝技術攻關團隊的主要負責人,我的名字也越來越為人所知。
260米、286米,“淮盾1號”在2020年10月、11月2個月連創新高,開創了淮北礦區復雜地質條件下盾構施工的先河,開辟了淮北礦業集團巖巷安全快速掘進的新道路。
近年來,淮北礦業集團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實施“四化三減”,全力攻克煤礦“323”難題,一大批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被投入使用。但礦區采掘接續緊張的矛盾仍然突出。為解決“卡脖子”問題,淮北礦業集團通過充分調研,決定引進盾構工藝技術。
淮北礦業集團最終選點在斷層構造復雜、巖性變化快、施工角度大、巷道距離長的袁店二礦西翼軌道大巷及其87采區軌道上山,率先試驗應用“淮盾1號”盾構機。
“淮盾1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首臺針對煤礦井下19度上山巷道施工的大傾角快速掘進盾構機。該盾構機直徑4.88米、長84米、適應坡度±19度、重達530噸。該設備集掘進、出渣、支護、除塵、導向等功能于一體,能夠實現掘、支、運關鍵工序平行作業,大幅度提高掘進工作效率。通過集成傳感、遙控、遠距離通信、智能控制等前沿技術,實現了設備的集中控制和遠程監控,具備安全、高效、環保和高度自動化4個維度的安全技術經濟效果。
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并不是一帆風順。2020年,袁店二礦在“淮盾1號”盾構機應用過程中就遇到了三大難題,所幸在企業的全力支持、團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難題被我們逐一攻克。
我和團隊成員廣泛搜集礦用盾構機的相關技術資料,深入學習并了解掌握礦用盾構機的結構和運行原理,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施工方案。通過不斷實踐,袁店二礦初步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盾構工藝施工流程和管理體系。
復雜的地質條件,對盾構機施工是一大挑戰。礦用盾構機更加適用于地質條件好、巖性穩定的硬質巖石,但袁店二礦地質條件復雜,斷層多,巖層極不穩定,防治水壓力大。為了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我帶領團隊成員在袁店二礦超前對圍巖進行治理,從“一巷一策”調整到“一段一策”,探索出穩定砂巖、穩定圍巖、穩定圍巖局部破碎、不穩定圍巖、極不穩定圍巖五種圍巖條件下的盾構工藝支護體系,創新應用“超前骨架+預注漿+無腿棚”過松散破碎帶等盾構工藝,引進短腿錨桿鉆機,短掘短支,采取“及時支護+二次支護”等措施,收到實效。
長距離轉彎施工對“淮盾1號”盾構機機體和后路皮帶運輸是一大挑戰。為保證運輸長度達3200米、曲率半徑450米的皮帶機能夠實現轉彎運輸,我們一是采用慣性制導和人工復核措施,解決了轉彎定向問題。二是研制了長距離、大坡度轉彎皮帶系統,利用皮帶衡張力變頻張緊技術,解決了長距離轉彎皮帶跑偏的問題,從而破解了皮帶后路運輸難題。未來,我們會不斷精進技術,拿下盾構工藝,創造更多高光時刻。(整理:孫健 陳磊)
來源:《中國煤炭報》 2021年2月11日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