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淮北礦業集團13項創新成果分獲2024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8項成果獲評2024年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再次蟬聯2024安徽百強企業榜單前十。
今年以來,淮北礦業集團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大力實施主體技術創新,強化產業創新,著力將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科技強企步伐鏗鏘有力。
“2024年成功實施的‘跟頂掘、沿底采’綜放工藝,相比傳統煤頂下掘進單進效率提升45%以上,具有‘掘得快、支得住、采得多、效果好’優勢。”該集團生產管理部副部長高登友說,此舉為淮北礦區復雜地質條件提供了全新的生產工藝選擇。
“被譽為大國重器、井下航母的盾構機,不僅在淮北礦區深井‘上山’‘下山’‘不挑路’,硬軟巖‘通吃’‘不忌口’,還能‘厘米級’拐彎‘不迷路’。”高登友說,5月份,“淮盾7號”在孫疃礦“大角度連續拐彎”首戰成功,拐彎弧長302米、曲率半徑90米、拐彎角度192度,創國內首例。10月份,“淮盾9號”在神源煤化工實現巖巷進尺508米,刷新了淮北礦區最高月單進紀錄。

淮北礦業集團碳鑫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甲醇、乙醇生產為主,著力打造非糧乙醇技術新賽道的科技型企業。今年2月28日,碳鑫科技甲醇綜合利用項目全流程一次性開車成功,成功產出“第一桶”優質乙醇。
“從6月底開始穩定生產至今,月產能5萬噸以上,預計本年度產能可達30萬噸。”碳鑫科技乙醇車間主任李樹品說,碳鑫科技持續拓寬乙醇下游市場,針對不同目標客戶需求進行市場細分,優化工藝、分質銷售,化工下游客戶直銷量超過60%。眼下,該公司正加大與科研機構合作力度,加快推動技術改造,不斷做大做強“煤化工延鏈”文章,實現由乙醇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化,形成新質生產力。
“我們年產6萬噸三氯氫硅項目7月底產出合格產品;年產12萬噸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項目9月底試車,年內產出PBAT產品;電子新材料項目6月底開工,正在加快建設力爭早日投料試車。”華塑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路明說。

10月底,紫朔環境公司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復審,使“呵護藍天、綠色發展”的步履更加堅實。截至目前,淮北礦業集團已累計建成1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建成76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年內新建成的1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在百米井下澎湃著新的旺盛活力。
在各類創新成果、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加速轉換的創新生態下,“頂天立地”的高新科技正在淮北礦業集團不斷轉化為“鋪天蓋地”的新質生產力。
來源:安徽日報客戶端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