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關多動腦 基層少煩惱
——淮北礦業華塑股份“減負妙招”顯成效
“過去審批小額工程涉及3個部門6人簽字,現在會議室里‘一錘定音’,僅用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原本需要幾天流轉的審批流程。”近日,淮北礦業集團華塑股份公司氯堿分公司技術員小鄭去辦審批手續。他手里蓋著鮮紅印章的施工單,還帶著打印機的余溫。
這背后,是華塑股份公司(以下簡稱華塑股份)2024年11月以來通過“線上數據共享、線下快捷服務”雙平臺建設,將“機關多動腦、基層少煩惱”的理念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基層松綁減負,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數據共享 報表瘦身
570張報表減至187張
“基層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填表的路上。”這曾是華塑股份職工的一句調侃。
去年以來,針對基層長期反映的“表格多、重復報、數據打架”等問題,華塑股份掀起“表格瘦身革命”:將基層上報的570張表格“砍”至187張,壓縮率達67%。
“過去同樣的生產數據,安全管理部要一份、設備設施部要一份,格式還不一樣。”華塑股份水泥分公司設備科工作人員姜士茹邊說邊比劃,“現在公司將34個系統的公共數據‘熔接’成共享模塊,原本分散在安全、經管、物業等部門的‘信息孤島’被打通,實現了一次采集、多方調用。”
改革后,姜士茹每天節省半小時填表時間,轉而投入到設備巡檢中。就連交接班室也悄然變化:墻上“本周待填報表”的白板,換成了“創新提案排行榜”。
設“分診臺” 拆“問題包”
“塑”事速辦服務中心效率高
推開“塑”事速辦服務中心的玻璃門,華塑股份安全管理部的蔣濤正給新職工講解培訓流程。
上個月,水泥分公司職工老胡來辦理個人收入證明,值班員老周一邊遞茶一邊和老胡核對信息,10分鐘就辦理結束了。
“沒想到服務中心辦事效率這么高!”老胡逢人便夸。
如今,“塑”事速辦服務中心日均接待10余人次,小到工資條疑問、勞保用品申領、設備巡檢派單,大到職業規劃,都能找到“解憂人”。
該中心辦公室輪值人員王磊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這樣一組數據:自去年11月開辦服務中心以來,共整合82項線下業務,受理130件,件件有回音,職工滿意度100%。
“這里就像醫院的‘分診臺’,職工帶著‘問題包’來,我們現場‘拆解’分派,能當場辦的絕不過夜。”王磊邊整理檔案邊介紹。
在服務中心隔壁,“家人會客廳”飄來陣陣茶香——這里是職工的“情緒樹洞”。
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如果說服務中心處理的是常規業務,那么會客廳解決的就是各種疑難雜癥,不分種類。
從“滿樓轉”到“一窗清”,現在,無論大事小事,職工的難題都能快速找到解決“出口”。
機關“向前一步”
問題化解跑出加速度
“真沒想到,丟了的自行車還能‘秒回’。”提起華塑股份物業服務中心的“閃電行動”,熱電分公司職工老張仍感慨不已。利用覆蓋全廠的5G智能監控網,工作人員1小時內鎖定車輛位置,2小時完成跨廠區尋回。這種“接訴即辦”的作風,正是華塑股份“機關多動腦、基層少煩惱”理念的生動寫照。
在“塑”事速辦機制推動下,華塑股份各部門主動上演“服務變形記”:辦公室推出“用印直通車”,職工收入證明等事項“免審即用”;職工餐廳上線“智慧餐盤”小程序,打開手機即可完成餐補結算……
“現在辦事不僅方便多了,還總能收獲驚喜。”正在辦理職稱申報的華塑股份技術員姜景林笑著說。
從“數據跑腿”到“心貼心服務”,華塑股份正以“塑”事速辦擦亮管理創新名片。正如華塑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路明近日在該公司“開年第一會”上所說:“機關干部要到基層一線去,凡事往前趕,凡事明責任,凡事講閉合。”(周振龍)

來源:《學習強國》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