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志林在感動中國的礦工頒獎典禮現場 |
 |
本組圖片由王冬梅 陳幫干拍攝 |
|
《中國煤炭報》(5月23日5版)
“管理也要講究方法,你想停班就停班,想勾賬就勾賬,凡事都以罰代管,那怎么能行?人都是有感情的,長期這樣下去,人心散了,隊伍就更不好帶了。”淮北礦業集團童亭礦綜采一區區長戴志林利用自己獨創的“-5+1和諧區隊管理法”,帶出了一支連續6年“零工傷、零事故、零信訪”的隊伍
●郭傳火
2016年4月26日,對淮北礦業集團童亭礦綜采一區區長戴志林來說,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戴志林獲得了第三屆感動中國的礦工“十大杰出礦工”榮譽稱號。
從一名農民勞務工,到通過自學拿到本科文憑,成長為采煤大區的區長,再到獲評“十大杰出礦工”,戴志林的經歷會告訴我們什么呢?
“要干就干出個樣兒來!”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戴志林初中畢業后,從農村來到淮北礦業童亭礦,在這里成為一名農民勞務工。
當時采煤工藝落后,沿用著最原始的放炮落煤的采煤方式,勞動強度很大。一個鉸接頂梁20多公斤,一根單體50多公斤,一個班要來回搬運幾十次,體重只有52公斤的戴志林,常常是一個班干下來,累得他全身仿佛散了架,坐都坐不穩。由于勞動強度大,一起招過來的200多個新工人沒干幾個月就走得只剩下幾十個了。戴志林咬牙暗自下定了決心:“要干就干出個樣兒來!”
進礦4年多后,戴志林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勞務工,被公選為采煤隊隊長。當上隊長后,戴志林深深感到知識的匱乏,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刻苦學習采礦專業知識,先后取得了安徽理工大學函授大專文憑和中國礦業大學本科文憑。戴志林利用工余時間刻苦學來的理論知識,與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相結合,在以后的多個危難時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1995年至2007年,戴志林擔任了12年的采煤隊隊長,不但超額完成生產任務,而且他所帶領的采煤隊連續12年無工傷、無事故、無信訪——這在當時可謂奇跡。該采煤隊也因此先后獲得礦、集團、淮北市多個榮譽稱號。
由于戴志林工作出色,2007年他被提拔為童亭礦炮采區副區長,2年后又被提拔為炮采區黨支部書記。
“你真是我們的守護神啊!”
1996年仲秋時節,童亭礦713工作面遇斷層,工作面重新開切眼改造。當工作面重新開切眼進尺50米左右時,時任隊長的戴志林發現煤質變軟、瓦斯忽大忽小、工作面出現悶雷聲、打鉆時頂鉆卡鉆等異常現象。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戴志林判斷:可能要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于是,他立即下達撤人命令,切斷工作面所有電源,兩巷出口安排人員警戒,防止外單位人員誤入,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
戴志林帶領26名工友剛撤到安全地點,身后就傳來連續不斷的炸雷聲,好似地動山搖,煤塵飛揚,頂板紛紛掉砟,在場所有人都不曾經歷過這樣的情景,不知所措,更不知道將要發生什么。不少剛進礦的新工人都嚇哭了,老工人也一個個都嚇得面色蒼白。事后得知該迎頭發生了煤與瓦斯突出,突出了近千噸煤巖,充填了百十米巷道。安全升井的工友們感激地說:“我們20多個人都踏進了鬼門關,又被戴志林給拽了出來……”
1997年的夏天,戴志林帶領正在上中班的26名工友在342工作面作業,突然接到調度室電話通知:上階段掘進8隊迎頭頂板淋水加大,有突水可能,要求戴志林帶領當班26名職工按搶險應急預案中的避水災路線撤離。時間緊迫,戴志林立即清點人數帶人撤離。可是,當撤到軌道上山下口時,就聽到軌道上方傳來湍急的水哮聲,戴志林判斷前方已經出水,若按照預定撤退路線穿越上山,肯定會造成人員傷亡。千鈞一發之際,他當機立斷,帶領全班人員轉向附近一巷道最高處暫避。
戴志林和工友們剛撤離到安全地帶,只見從軌道上口下來的水咆哮而下。工人們躲過了一場浩劫,戴志林又一次用其所學的知識挽救了大家的生命。劫后余生的工友們紛紛伸出大拇指感激地說:“你真是我們的守護神啊!”
獨創人情味十足的管理法
2009年年底,戴志林臨危受命,從炮采區調到綜采一區當區長。綜采一區有150多人,隊伍狀況復雜,如何做到安全生產,發揮出綜采區隊的效能,這讓剛上任的戴志林陷入了沉思。
在煤炭管理中流行這樣一句話:安全是罰出來的,質量是查出來的。戴志林是一名從普通工人成長起來的區隊管理者,他深知罰與查,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治標不治本,也與淮北礦業“構建和諧礦區”的理念不相符。但是,如何才能改變“罰款如同家常便飯,停班、勾班、加班如兒戲,違章要在三班班前會作檢查”的現象呢?
經過深思熟慮后,戴志林決定在綜采一區推行自己獨創的“-5+1和諧區隊管理法”。“-5”就是取消5種有損職工利益、尊嚴、身心健康的不合理管理方法,一是取消班隊長以上管理人員對職工的罰款權力,二是取消班隊長以上管理人員對職工停班、勾班的權力,三是取消班隊長以上管理人員讓職工在三班班前會作檢查的權力,四是取消班隊長以上管理人員讓職工加班、設置加班獎的權力,五是取消班隊長以上管理人員設置平衡分的權力;“+1”是一項獎勵制度,只要職工在作業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和機械事故預兆,或者發現區隊的管理中有漏洞、不足之處,或者在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議,均給予嘉獎。
面對礦領導,戴志林提出了用“-5+1和諧區隊管理法”管理區隊的想法,礦領導當即表示大力支持。
然而,戴志林的“-5+1和諧區隊管理法”剛推行沒幾天,戴志林在綜采工作面檢查時,班長劉培建在上風巷就一把拉住戴志林,發牢騷說:“這班長我沒法干了!我們當班隊長的連最起碼的權力都沒有了,工人誰還會聽我們的?這隊伍我沒法帶了!”
戴志林聽罷,笑著說:“你是一名班長,管理也要講究方法,你想停班就停班,想勾賬就勾賬,凡事都以罰代管,那怎么能行?人都是有感情的,長期這樣下去,人心散了,隊伍就更不好帶了。”戴志林的一席話,使這位班長終于茅塞頓開。
由于“-5+1和諧區隊管理法”的主要功能就是削弱管理人員的權力,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些班隊長的抵觸。戴志林沒有什么好辦法,只有苦口婆心地一個一個給他們做工作。
戴志林對這些班隊長說:“懲罰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改正不良行為。過去對違章的工人停班、勾班、罰錢了事,但是你想想工人是來掙錢養家糊口的,非常不容易!再說,你讓工人停班檢查解恨,你的恨解了,但是你可知道工人的尊嚴受到了損害?這樣的懲罰只會引起工人的反感,產生抵觸情緒,工作中跟你對著干,面和而心不和。從長遠看,不利于工作,有害無利……”
以教代罰打造和諧區隊
針對個別違章違紀的職工,戴志林自有他的高招。他改變了以罰代管、上臺檢查等有損職工面子的做法,讓其抄寫本崗位風險預控、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內容,以及諸子家訓或愛國勵志文章。這種以教代罰的做法,確實能夠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提高個人素質。
在采訪中,一位職工告訴筆者:“戴區長從來不罰工人的錢,我就是戴區長‘-5+1和諧區隊管理法’的受益者。去年夏天,班里安排我灑水沖刷巷道,當時我不小心把水灑在了設備上,結果區里只罰我抄了10遍安全規程。這件事,要是放在過去,我肯定要進行檢查,還得扣工資。說真的,區里給足了咱的面子,咱今后咋能不長記性!”
“-5+1和諧區隊管理法”理順了區隊管理,保證了安全生產,但此時,戴志林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增強職工技能、提高職工素質、夯實“和諧區隊”的基礎。
綜采一區有職工156人,平均年齡40歲,文化程度參差不齊。要管理好這支隊伍,必須讓他們讀書明理,學習增智。戴志林決心把區隊辦成學校,長年開辦以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個人素養、人生哲理、國學精粹等為主要內容的“8堂課”,教職工學文化、學技能、學做人。區里管理人員人人寫教案,個個上臺講,全區干部職工人手一本學習筆記,先學后悟,區隊干部批閱,月度分享體會。通過不間斷地學習,職工自覺履行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崗位責任,營造出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和諧區隊”工作氛圍。
戴志林做這些,目的就是讓職工有尊嚴地工作,快樂地生活,從而提高職工的幸福指數,這個目的達到了,就是和諧。如此一來,“打造和諧礦區”就不會是一句空話了。
童亭礦綜采一區是一個擔負起全礦80%原煤生產任務的區隊,在戴志林的帶領下,連續6年實現安全生產,全區上下“零工傷、零事故、零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