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變臉”
安徽省淮北市首家中老年用品專賣店孝心坊
●劉敏 王敬華(《中國煤炭報》2017年3月3日二版頭條)
從每年貼補上千萬元,到逐步減少并取消貼補,再到盈利千萬元,這一轉變見證了安徽淮北礦業集團職業病防治院在轉型升級之路上的探索。二月的安徽淮北,乍暖還寒。明媚的陽光越過山坡、劃過樹梢,暖暖地照在相山腳下的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住在這里的病人紛紛拿起小馬扎,走出病房,坐在陽光下“曬暖”。和過去不同的是,這些病人以康復病人居多。
隨著煤礦井下生產條件越來越好,以及去產能政策的影響,淮北礦區塵肺病患者逐年遞減。這所全國為數不多的煤礦職業病防治院不得不轉型。乘著淮北礦業集團“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的東風,更得益于集團實施“負面清單管理”,該院放開了手腳,實施了以康復醫療為主體,以職業病防治、健康養老為兩翼,醫藥商貿、健康管理、職業技能培訓等統籌發展的產業鏈發展戰略。對外開拓市場。該院成功創建了安徽省首家三級康復專科醫院——安徽皖北康復醫院,收治病人年超過5000人次;開辦了安徽省首家工傷職業康復中心、淮北市首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惠康老年公寓、淮北市首家中老年用品專賣店孝心坊;發揮職業危害檢測和肺灌洗技術優勢,2016年為35家外部企業開展各項檢測評價;與全國500強企業柳工集團子公司安徽柳工簽訂合作協議。
對內精耕細作。2016年,該院完成了淮北礦業集團35349名一線職工的職業健康體檢任務,開展塵肺病會診6次,新診斷塵肺病人58例,完成肺灌洗手術138例,職業健康體檢42376人,順利完成職業病診斷資質和煤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延續工作,獲得理化實驗室乙級計量認證。職防藥房在淮北市及淮北礦區“遍地開花”,已開設15家分店,年營業收入突破5000萬元。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是醫院發展的生命線。在“誠信、關愛、優質”的理念下,該院在醫療服務質量上成了一個“細節控”。該院堅持執行PDCA循環管理法,強化醫療核心制度落實,加強病歷質量管理,全年甲級病案率維持在95%以上;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實行責任制護理模式,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患者滿意度保持在95%以上,“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率達到100%;2015年首次參加安徽省53家三級醫院群眾滿意度評比就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16年上半年群眾滿意度測評中再次奪魁,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在項目建設上,皖北康復醫院南區改造完成,具備開診條件;社區服務中心成功獲批;職業培訓學校具備開班條件。
同時,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堅持內引外聯,在山東省棗莊市開設了有200張床位的棗莊康復醫院;對內積極開設新項目,第三方檢驗、胃腸內窺鏡、運動康復、中醫康復等項目已開始運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有序進行,已有14項實用新型技術和3項發明專利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受理。2015年11月,安徽相王醫療健康公司掛牌,安徽皖北康復醫院和淮北礦業職業病防治院是業務主體,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16年5月,安徽皖北康復醫院經營性質順利“非轉營”,掃清了掛牌上市的障礙。如今,醫院營業收入逐年遞增,2016年實現盈利2400萬元。淮北礦業集團計劃把相王健康建設成為掛牌上市的安徽省健康產業龍頭企業,著力打造一流的現代化健康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