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青山綠水
淮北礦業建設綠色礦山走在全國前列
本網訊3月24日,記者從淮北礦業了解到,截至目前,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已有許疃礦、朱仙莊礦、蘆嶺礦、桃園礦、楊莊礦等5對煤礦建設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走在了全國煤炭企業的前列,為礦山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同時更為淮北市打造“中國碳谷.綠金淮北”奠定了建設基礎。
據了解,申報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須對無償取得的采礦權已經進行了有償處置;3年內未受到相關行政處罰,未發生嚴重違法事件;開采回收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綜合利用水平達到國內同類礦山領先水平;礦山企業每年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不低于礦山企業總產值的1%,生產技術居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實現零排放,礦山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國內同類礦山先進水平;近3年內未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區域面積的80%以上。目前,淮北礦業在煤炭行業經濟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并能夠有5對煤礦建設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實屬不易。
“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發展思路,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淮北礦業走出了一條既促進礦山經濟發展、又有效保護礦山生態的新路子。”淮北礦業黨委宣傳部部長張勝告訴記者說。
淮北礦業始終堅持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理念不動搖,在煤礦建設發展過程中,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為基本要求,將綠色礦業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單純以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的開發利用方式,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堅持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并重,切實轉變發展的方式,妥善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礦山開采與礦區民生的關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持續推進綠色礦山與和諧礦區建設,促進資源節約與循環經濟建設。以許疃礦、朱仙莊礦、蘆嶺礦、桃園礦、楊莊礦為代表的一批礦井積極踐行“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的綠色發展理念,形成了資源不浪費、采煤不見煤、產煤不用煤、產矸不排矸、用水不采水、環境不破壞、沉陷不減地、土地不荒廢的綠色和諧發展觀,建成了一個個獨具特色與內涵的生態經濟循環系統。為煤礦企業如何在與環境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中實現可持續發展走出了一條全國成功經驗。(本網記者 楊軍 通訊員 王盟)
來源:安徽經濟網
http://www.ahjjw.com.cn/zhuangao/2017/0327/26342.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