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銘在倉庫整理設備配件
《中國煤炭報》(6月12日5版)
劉曉銘是淮北礦業華塑公司氯堿廠電儀車間儀表工。廠部發生儀表故障,劉曉銘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現場。他將自己的專業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工友。他說:
“咱就是憑著良心干活”
●陳春秋
“大伙給儲文啟捐款,我剛從爐橋鎮幫著匯過去。”初見劉曉銘,他正張羅著給工友捐款的事。儲文啟是淮北礦業華塑股份公司氯堿廠電儀車間儀表班班長,2016年初被查出患了腫瘤。為了幫助老班長戰病魔、渡難關,今年5月,氯堿廠發起了愛心捐助倡議書。一時間,氯堿廠六大車間紛紛響應,不到一周時間就捐款25936元。
“在華塑,人與人之間感情很深!”提到捐款的事,劉曉銘頗有感觸。
2016年,劉曉銘有一段時間身體不適,公司與廠部領導十分重視,多次關注他的身體情況。劉曉銘身體好轉上班后,單位安排他擔任班組技術顧問,培養新人。劉曉銘是閑不住的人,雖然不再擔任班長職務,但每天依舊為班組的大事小情忙前忙后。
劉曉銘說:“公司對咱不薄,咱能做的就是用心干好工作,回報企業?!?/p>
培育青工傳技能
擔任技術顧問后,劉曉銘在干好日常工作的同時,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培養青年員工上。華塑公司是一家2013年投產的年輕企業,員工平均年齡33歲。這對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企業來說優勢、劣勢都很明顯,優勢在于青年員工學歷高、學習能力強,劣勢是經驗不足,缺少技術大拿。
“制定‘人才搖籃’計劃,采取‘訂餐、配餐、送餐、套餐’培訓方式,緩解人才短缺矛盾,為公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2017年工作報告中,公司領導重點強調了人才培養工作。
為提高青年員工的綜合素質,劉曉銘通過現場傳授、理論教學、實戰演練等方式,將自己的專業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工友。他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將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技能訣竅傾囊相授,手把手地幫助員工學習專業技術。
在劉曉銘精心培育下,員工的專業技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在2016年度華塑公司的技術比武中,劉曉銘所在的班組成功包攬了該專業前三名。
“咱就是憑著良心干活,盡全力把領導交給的工作做好!”劉曉銘說,化工業是高危行業,化工企業員工只有掌握過硬的業務技能,才能保證安全生產。
“土專家”突破技術壁壘
劉曉銘所在的電儀車間,負責氯堿廠所有儀器、儀表、閥門的日常檢修維護工作。在化工企業,儀表被稱為生產的眼睛,而自控閥門就是生產的手與腳,任何一個部件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整個生產系統的正常運行。
有些進口閥門受廠家技術壁壘的限制,損壞后必須由廠家維修。不但維修成本高,還影響安全生產,對公司損失很大。為解決這一“卡脖子”問題,劉曉銘利用工余時間琢磨用“土法子”自己修理,打破了廠家的技術壟斷。嘗到了攻關“甜頭”的劉曉銘,在工余時間,經常帶領工友到廢舊物資庫房“淘寶”。3月修6臺、4月修3臺……劉曉銘通過“拼接搭湊”,讓過去躺在廢品庫里的“寶貝”重新派上用場。
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攻克后,劉曉銘維修的范圍逐步擴大,增加了噴淋閥、卸料閥、雙閘閥等,在維修方面每年可為公司節約成本30余萬元。
“這份榮譽,屬于集體”
“劉曉銘在工作中認真負責,是個有擔當的好同事!”儀表工張閩介紹說。
作為公司檢修隊伍的“領頭羊”,廠部一旦發生儀表故障,接到電話,劉曉銘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現場。即便是凌晨兩三點鐘,他也會從幾十公里外的家里趕到單位。
2016年公司大修期間,劉曉銘每天在現場工作十幾個小時,組織更換聚合釜12臺噴淋閥減速機,拆檢6臺聚合釜卸料閥,圓滿完成公司布置的各項任務。憑借著扎實的工作作風與勤勞奉獻的精神,劉曉銘受到領導和同事認可。
2015年,劉曉銘被評為淮北礦業五好職工;2017年“五一”勞動節前夕,劉曉銘又被淮北礦業命名為2016年度“淮北礦業工匠”。一時間,劉曉銘的名字在華塑公司廣播、網站、宣傳欄上頻繁出現。
“這是領導對咱的關心,也是對儀表專業的認可。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我今天這份榮譽,屬于集體。”談到取得的成績時,劉曉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