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至少家訪一名職工,根據走訪里程、家訪次數、問題解決情況等,評出“金靴獎”和“銀靴獎”
700多人次家訪把職工的心攏在一起
本報記者 陳華 本報通訊員 鄭洪光
“謝謝書記,這么關心我家,為我女兒上大學操了這么多的心。”8月30日上午,淮北礦業楊莊礦綜掘二區困難職工陳自強眼含熱淚,緊緊握著前來家訪的綜掘二區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鄭亮的手激動地說。
陳自強全家5口人,妻子無工作,母親常年多病,女兒今年考入大學,還有一個兒子在上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就在陳自強一籌莫展的時候,前來家訪的鄭亮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為幫助陳自強一家,鄭亮一方面積極向礦工會反映其家庭情況,爭取礦金秋助學款;一方面通過車間工會救濟、發動職工捐款等形式,向陳自強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如此,鄭亮還經常到陳自強家里走一走、轉一轉,看看他家里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幫他家出謀劃策。
近日,鄭亮和另外4名干部獲得了楊莊礦黨委為他們頒發的家訪“金靴獎”“銀靴獎”,獎品是一雙運動鞋。
“穿上了‘金靴’,雙腳麻利了,更要多到職工家中、宿舍里,多了解職工的需求,多關心他們的冷暖。”獲得“金靴獎”的鄭亮說。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僅僅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是不夠的,后方不穩定,前方會受到影響。設立家訪‘金靴獎’‘銀靴獎’,就是鼓勵干部走百家、串千戶、察民情、辦實事,穩定大后方。”該礦黨委書記楊朝風說。
楊莊礦是一座具有50多年開采歷史的老礦,人員多,包袱重,職工各種利益訴求較多,加上礦井距離市區近,職工思想較為活躍,維穩工作成了和安全一樣重要的大事。為暖人心、聚民心,該礦決定,對開展了10多年的家訪活動進行“升級”。
年初的時候,楊莊礦黨委決定在75名副科以上干部中開展家訪“金靴獎”“銀靴獎”評選活動。礦黨委制定了具體的考核、評選辦法,為每人發放了家訪記錄簿,要求走訪者在走訪過程中,詳細了解所走訪職工的家庭狀況、存在的實際困難以及對礦黨委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為職工排憂解難。
“礦規定走訪者每月至少到職工家庭或單身宿舍中走訪一名職工,礦黨委每季度進行一次家訪談心活動評比,根據走訪里程、家訪次數、問題解決情況等,評出‘金靴獎’和‘銀靴獎’。”礦黨群工作部部長范連會說。
修護區區長、黨支部書記軒亮在家訪中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叫“六必訪三必談”,就是困難家庭必訪、職工生病住院必訪、家庭發生矛盾必訪、婚喪嫁娶必訪、出勤不正常長期曠工必訪、職工本人和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必訪,職工思想波動必談、受到批評處分必談、發生“三違”必談。
巷修隊隊長高建華今年6月在井下作業時與一名職工發生爭執,可是升井后跟班區長并未提及此事。對此,高建華連續多天情緒低落,認為區隊不重視這件事,今后工作得不到單位支持,落實沒有力度。
得知此事后,軒亮來到高建華家中,與其促膝長談。軒亮說:“作為隊長,就應該敢抓敢管,只要不是刻意刁難職工,為了區隊安全嚴抓嚴管,區隊會為你主持公道。”高建華的心結解開了。
今年以來,軒亮先后10多次自掏腰包,購買水果、牛奶等,到職工家庭、單身宿舍家訪,有效化解了矛盾,幫助職工解決了實際困難。軒亮所在的工區多年來安全生產、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走在全礦前列,他本人也榮獲礦二季度“金靴獎”。
“開展干部家訪活動,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可以把干部和職工的心緊緊攏在一起。”楊莊礦綜采一區黨支部書記、“銀靴獎”獲得者黃原場對此頗有心得。
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礦副科以上干部共開展家訪活動700多人次,為困難職工自掏腰包送幫扶金3萬多元。
來源:《工人日報》2018年09月28日05版